明代“最具争议”的书法家,令康熙痴迷不已
艺术蕴含一定的抽象感,表现形式丰富多彩,因此具有强烈的争议性,如世人所说“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默雷特”,面对同一幅作品,人们领悟的意象、分析的切入点,各有特色,书法亦是如此,没有鲜明的对错、美丑之分。
当然也不能用“道德论点”去批判,比如明代有一位“最具争议”的书法家,他写的字比仙女还美,可是很多网络喷子,却批判“俗气”,此人就是董其昌。
据民间传言所述,董其昌欺男霸女、无恶不作,百姓十分愤怒,从而产生著名的“民抄董宦”事件,后世学者顺势,以“字如其人”的观念,痛骂董其昌。
称其卑鄙无耻,并用人品比附书法,认为其字庸俗不堪,首先这些传闻,正史里面没有记录,专业学者考证之后,论述背后的真正原因,是董其昌为官正直,不愿向权贵折腰,遭到他们记恨。
清朝初年修撰的《明史》里面,就写道:“不徇请嘱,为势家所怨”,于是势家鼓动民乱,败坏他的名声,其次,书法鉴赏应当分析艺术性,观察笔法、气韵变化,而并非论就人品。
若以正确的眼光评判,董其昌用笔虚和灵动,尽得魏晋风韵,比如欣赏晚年写的《西园雅集》,融合禅宗气息,多用笔尖运行,入纸前凌空取势。
之后干脆切入纸面,线条婉转而不失爽利,字体布白偏多,章法明快疏朗,再搭配略显枯涩的墨迹,给人萧散超逸之感,好似深山道人,不染半分尘俗。
这种“仙灵之气”让康熙痴迷不已,清代主推他的法帖,并评价其字:“天真烂漫,结构森然,往往有书不尽笔,笔不尽意者,龙蛇云物,飞动腕指间,此书家最上乘也”。
还说:“其高秀圆润之致,流行于楮墨间,非诸家所能及也”,《明史》也记载:“名闻国外,尺素短札,流布人间,争购宝之”,由此可见“董字”之妙,此作写于晚年,功力更加精悍。
目前真迹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,时常临摹,可以领会“董字”虚和清逸的用笔状态,书写时自然多变,不再直来直去,同时初步了解“二王”技法,和魏晋风貌,提升文艺修养和感悟力,日后晋升更加顺利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